单人无氧攀登6大洲最高峰、3座8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脉高峰后,日本80后宅男栗城史多成为励志偶像。
人为什么要登山
“因为山在那里。”20世纪20年代中期,英国冒险家乔治·马洛里如是回答。
7月20日下午,日本登山家栗城史多与记者分享了他的登山经历。“世界上超过8000米的高峰共有14座,目前我已经攀登了其中的3座,都是以单人无氧的方式进行的。”
眼前的栗城是名小个子:身高1.62米,体重60公斤。据医生提供的体能测定报告,他的握力、脚力、肺活量及肌肉发达程度等都低于成年男子的平均水平。然而,这个酷爱大山的80后宅男3年问连续“裸登”了北美、非洲、南极、澳洲等6大洲的最高峰,随后向喜马拉雅山脉进军,最后将目标锁定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栗城曾两次挑战珠峰,但在近8000米的高度不得不放弃。今年他将第3次迈向珠峰,计划于10月初正式登顶。他的信念依然坚定——“平凡的我们,只要有勇气,向前迈一步,就是神的国度。”
要活着回来
活跃在阿尔卑斯山一线的朋友曾给栗城写信:“活着回来,我们就可以再去下一座山。”
栗城相信,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是“活着回来”。“不是登顶珠峰就算完结,真正的成功者是能够继续挑战下一座山峰的人,为此,我必须活着回来。”
据栗城介绍,与上山相比,下山的危险系数更高。每年攀登珠峰的事故中,七成是在登山者下山途中发生的,大多不是因为技术,而是精神层面的软弱,这被称作“燃尽症候群”。
栗城的感悟源自亲身经历,那是他多年登山过程中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令人向往的高峰,海拔7500米以上被称为死亡地带,氧气浓度只有地面的三分之一。攀登世界第七高峰道拉吉里峰(8167米)时,栗城的高原反应严重到一度丧失视力,登上一个巨大的白色岩石沟,看到一具身穿紫色超大外套的遗体(波兰的登山殉难者,现已成为这座“魔鬼峰”山顶的标志)时,他才确定自己登顶了!
下山途中,看到某登山队的帐篷亮着灯火,他兴奋极了。正想着,脚下的高山靴一滑,身体向前摔去。黑暗中,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咕咚”,只觉脖子重重挨了一下,下滑停止了。借助头灯灯光,他发现自己竞被宽幅1.5米的小旗包裹住了身体。“若没能幸运地落到这祈福旗内,我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以后,每次登山前,栗城都会双手合十,跪地祈福:“一定要让我活着回来。”
曾经叛逆
中学时代的栗城,曾有过叛逆生涯。“那时我是个毫无追求的普通少年。”当年,母亲被查出肺部肿瘤,癌细胞已扩散至全身,但浑浑噩噩的他却自欺地认为:“肿瘤应该也可以治好”。直到高二暑假,他在札幌医院看到完全陌生的母亲,才意识到她真的已走到生命的终点。
“母亲呼吸已经极其困难了,戴着氧气面罩,左眼已无法睁开,仅睁着右眼,身体更加瘦小了。”栗城帮母亲把面罩移开,凑到她身边,良久,她用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了一句“谢谢”,便永远停止了呼吸。夏日难熬的那一夜,栗城在走廊中从深夜哭到天明,从此立下誓言:“努力奋斗,绝不退缩。在生命的尽头,我也要无怨无悔地说出谢谢。”
进大学后,栗城的心里放不下交往两年的前女友,她的爱好就是登山。“看到学校山岳部的告示板时,我脑中浮现出她曾经登山的情景。身材娇小的女孩子为什么去那么危险的地方?”怀着这样的疑问,他加入了学校的山岳社。随着登山经历的丰富,他确乎找到了目标。
大三那年首次海外旅行,他不顾亲友反对,决定以单人无氧方式挑战北美最高峰——麦金利山。登顶的那一刻,放眼望去,看到的都是冰川、岩石和天空的颜色。“色彩虽单调,我却百看不厌。我日思夜想的世界就在这里!”
那情景至今魂牵梦萦。面对采访,他甚至想不出自己其他的爱好——“每天的生活,不是在登山,就是在准备登山的事宜。”
离宇宙最近的地方
海拔8000米之上,远处的喜马拉雅山脉已与地平线融为一体。在栗城眼中,这里是离宇宙最近的地方,是世界的尽头。2007年,他成功登上卓奥友峰(8201米),2008年成为首位登上玛纳斯鲁峰(8163米)的日本人。
攀登卓奥友峰时,日本有名记者以栗城经历制作了一段登山视频,题为“宅男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冒险共享”。有了“宅男”这个头衔后,栗城收到了全日本各地发来的信息,“你爬不上去的”,“你不行的”,甚至还有恶毒的咒骂。
一个月后,他成功登顶。这次,收到的是截然不同的信息。“原来让我‘去死吧’的那些人,纷纷说‘谢谢’。这一瞬让我觉得自己有更大的使命,我要跟他们分享我的梦想,让他们也找到自己的梦想。”
自2009年起,为了共享自己的冒险经历,栗城开始尝试在登山途中进行网络直播。这是他在运动界开拓的全新领域,让更多的人与他一起经历登山的苦乐与圆梦时的感激。
事实上,挑战世界高峰,不仅是体力活,也耗资不菲。至于攀登珠峰的现场直播,因过程复杂、设备要求极高,更是一笔大开销。2007年至今,栗城每周往返于札幌与东京,每天周旋于大型网站、广告代理点、供应商和电台等机构。资金到位后,2009年,他首次尝试“分享”自己的冒险经历。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首先需要将4公斤重的“升压器”(影像传送机)背到海拔8000米的地方。由于海拔差距太大,队员们得在7000米处的北坳建立中转站,将影像传送到6400米的大本营,此后通过卫星终端送到英国的直播基地,再发送到日本的网站,让众人得以实时观看。
“著名登山家们一直想要通过文字向大家传达登顶后的感觉,但是身临其境的那种空气的质感,若是没有真正到过现场,实在是很难了解和体会。”镜头中,积雪释放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光芒;接连不断的雪崩如洪水猛兽般吞噬着一切;脚边无数的冰川裂缝,还有阳光下令人惊艳的细雪钻石尘悉数展现在人们眼前。“在这片蓝天下,不管是身在何处,人都在经历一种测试,那就是,你会散发出多少光辉,你会多大程度燃烧自己的生命,去尝试着一生有所成就。”
对于栗城而言,给消沉的年轻人以挑战生活的勇气,是他作为登山家之外最想完成的事。在自传《一步向前的勇气》中,他渴望把大山告诉他的哲理分享给每个人:“爬上人类无法生存的地带,那个在宇宙中孤独转动的地球终于实在地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想告诉大家,站在死亡边缘回头看,活着是一件多么珍贵的礼物。”
(李中一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28期)
(作者:李乃清 王杨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