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碳排放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举办,使“减排”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词汇。中印等国家先后公布了本国的减排计划,一下子把减排这个世界话题拉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衣:“快速时尚”导致浪费
  初听上去,减排似乎和衣服关系不大,但其实恰恰相反。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从1990年到2005年,全球纺织品产量从4000万吨升至6000万吨。其中“快速时尚”趋势对纺织品生产和消费激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衣服便宜了,消费者穿过几次就丢掉。但便宜衣服通常以人造材料制成,它们由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天然织物。而且这些人造材料难以回收使用,自然降解也需要很长时间。
  此外,“快速时尚”还带来了另一个环境成本:清洗这些衣物所消耗的能量。在一件全涤衬衫生命周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中,超过80%来自于对它的清洗和烘干。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每洗一次衣服会间接排放2公斤二氧化碳。
  欧洲社会已经注意到在“穿”上的碳排放问题,不少服装品牌出现“碳标签”,让服装生产工序更透明。英国专家称,如果每年坚持使用二手服装和纺织品,将大大节省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食:少吃牛肉少喝咖啡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1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肉类排气。这一数据足以说明有关“食”的碳排放是如何重要。而在肉类消费中,牛产生的温室气体又是最多的,每生产1公斤牛肉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6~6.8公斤二氧化碳。此外饲料的生产以及饲养牲畜的农场排出废物也都要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德国健康杂志报道称,如果饮食中有三成热量是来自红肉(猪牛羊等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肉类)或乳制品,一年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1485.1公斤,而对应的白肉(鸡鸭鱼等)一年排放量为1054.2公斤。
  但在“食”这个话题中,不吃或少吃肉并非减排的全部。《新科学家》说,要尽量减少碳排放,很多欧洲人的生活习惯需要改变。以咖啡为例,每制造一杯过滤式黑咖啡,就会排放125克二氧化碳,其中2/3来自于生产过程,其余来自酿造。如果每天喝6杯咖啡,一年下来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175公斤,相当于乘航班在欧洲旅游(如从伦敦到罗马)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是再向咖啡中加牛奶,咖啡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再增加113公斤。
  
  住:盖节能房用再生纸
  在寒冷的冬季,建筑取暖系统无疑将消耗大量能源。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未来3年北爱尔兰将建造50多套社会福利房,它们的节能效率超出平均水平75%。
  在“住”的领域要减少碳排放,不仅包括房屋设计,房间里的各种设备也同样重要。
  例如冬季时将空调温度调低2度,夏季调高2度,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0公斤;选用非储水式热水器,保证热水是随用随加热,而不是动辄烧上一大罐热水,可以每年少排放二氧化碳136公斤;把家中最常使用的三盏灯换成节能灯,每年能少排放二氧化碳136公斤;甚至连卫生纸也有讲究,《新科学家》提倡用100%再生纸做的卫生纸,“尽管它用起来没那么舒服,但每吨再生纤维可减少1.5~2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行:绿色交通和碳足迹
  二氧化碳的另一大来源是交通。
  在欧洲,交通对能源消耗占到整体能源消耗量的20%~30%。减少出行带来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同时各种环保汽车在世界车展上也纷纷成为夺目明星。多国汽车企业都在研制全氢动力汽车,它们排出的尾气不含二氧化碳。混合动力车也出现在欧洲街头。
  更广泛的“行”还包括物流运输,在这个领域,“碳足迹”这个新概念已经被欧洲大众接受。德国环保组织鼓励人们购买本地产品。他们声称,在全球化时代,很多商品的生产环节往往要横跨多个国家。
  尽管这些商品价格可能比本地产品便宜,但它们的“碳足迹”却远高于后者。
  因此环保人士提倡人们在选购商品时,先了解这些商品在制造、运输和消费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然后根据自己的环保理念,选择购物行为。
  (韩东摘自2009年12月4日
  《环球时报》)
(作者:纪双城等)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