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总是关键时刻掉链子,而且掉得极有理由。比如,献血的时候,他突然生病了;交作业的时候,他突然电脑坏了;你发邮件告知他一件事,到了期限他若无其事告诉你,根本没收到邮件!
是找的理由还是真的理由,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人确实不少。
一位朋友,几年前准备考注册会计师,早早买下一堆资料,你每次和她遇上,都少不了几句备战之词,很有谱的样子。临到考试,突然发烧了,烧到进了医院,结果错过考试,这是第一年;第二年,继续苦哈哈,要命的是,就在考试当天,她骑自行车被车剐了,考试又泡汤了;第三年,你都可以预期是不是又有事了,果不其然,她妈报病危,她当即飞回老家,老妈都这样了,哪儿还有心思考试!
是偶然吗?貌似。是必然吗?还真是。心理学上有一种“故意的自作自受”,说的就是这类行为。当人们预期到自己可能失败时,往往会做出一系列导向失败的行为。当一项糟糕的结果即将到来时,你故意让一些偶然事件发生。用意很简单,主要是为了在失败的时候,昭示大家,不是我能力缺乏,都是外界惹的祸。
很多人爱上了给自己设障碍:你该写稿子,其实你不想写,于是,你烫伤了自己的手;你该出去见一个人,其实你不想见,于是你家孩子生病了;你该回家见老爸老妈,其实你不想见,于是你路上剐蹭了⋯⋯
很有意思的是,当你这样想的时候,事情很可能会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搞到最后,你真的相信,是这些绊脚石阻碍了你的脚步。事实上呢?你可能没发现,扔绊脚石的正是自己。这完全是一种“自我障碍策略”──你害怕结果所以寻找理由,你期待理由实现结果真的实现,你躲过了自认为最坏的那个结果,更相信那个理由。
每次都巧合得无懈可击。不过,这种巧合的背后,究竟藏了多少东西是你不愿面对的?这件事真的就这样完了吗?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这种逃避不失为一种智慧的逃生;如果否定,那么,不妨给逃避的结果一个最坏的预期——我还要重新面对,以更大的代价。考试,躲过了这次,还有下次,只是又将战线拉长了;工作,如果总是出岔子,你是不是离出局也不远了?
所以,当你发现身边人的借口总是如同及时雨一样从天而降的时候,千万别羡慕;当你觉得自己的借口编织得完美无缺的时候,千万别侥幸。真正的麻烦,在后头。
(郑畅摘自中青在线)
(作者:郭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