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印度学生在开学时这样回答教授的提问,当时,教授看到新生里有一位来自印度,好奇地问:“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国家有印度理工学
“我就是因为考不上,才到麻省来的。”一位美国的在开学时这样回答教授的提问,当时,教授看到新生里有一位来自印度,好奇地问:“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国家有印度,为什么不去那里呢?”这是在印度的校友中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人考这所学校比美国人考要难很多——2010年报考印度理工的超过了45万,招收名额只有不到一万名,录取率为2%。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10年秋季的录取率是10%。这一录取比例相对于中国的清华、北大不足为奇,但印度理工却有其独到之处,作为世界级名校,它每年为印度的软件业输送大批人才;在美国硅谷,则聚集着大批印度理工毕业生。
电影之外的IIT
1、IT、IIT是印度的三个重要标志,I是指印度文化,IT指领先的印度IT产业,而IIT,就是印度理工学院。
《三个傻瓜》是一部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小说《五点人:在印度理工学院不要做的事情》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三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印度男生在“皇家理工学院”的疯狂经历。2009年圣诞节上映之后仅十天,票房便达到十亿卢比,随后成为宝莱坞历史上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
通过网络,《三个傻瓜》在中国也被迅速传播,电影里虚构的“皇家理工”有极为浓烈的印度理工的影子。而在印度乃至全球,它都能称得上是一个现代神话。
“印度理工学院神话”是许多印度人从十来岁起就被灌输的信念——考上了这所大学,他们的阶层、背景、社会关系都不再重要,仅凭一张毕业证就能立足社会。为了考进这所学校,孩子们起早贪黑,早上四点半就起床去上补习班,上完补习班之后上正课,正课结束之后,晚上还要补习。
“想象一下,一个19岁的男生五年没看过电影,没读过一本课外书,没看过电视,连女孩都没追过,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啊?”印度理工学院校友桑迪潘·德布在《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一书中写道。
在印度有一句流行的话,第一流的进IIT,二流的才念美国名校。美国《新闻60分》节目曾经评价说:“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把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加起来在美国的地位。”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因为IIT最初就是完全按照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建立起来的。有人统计过,在全世界所有大学中,出身IIT的百万富翁比例最高。每年12月,IIT打开校门,来自欧美的各大跨国公司纷纷进驻,在两个星期以内,所有的学生都会被“抢订一空”。
然而另一方面,印度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文盲。小学的入学率男孩只有60%,女孩不足50%。学校的教授和监考人经常在考试期间受到学生为了作弊而进行的暴力威胁。所以很多人难免产生这样的疑问:教育体系如此孱弱的印度,是如何创造出在世界上极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高等学府的?
世界一流大学之匙
尼赫鲁作为印度的第一任总理推动了“印度理工学院”这个梦想的实现。另一位充满活力的印度贵族埃德合·戴拉尔则是它的“织梦人”。他充分意识到技术的应用将会在独立的印度扮演重要角色,于是为印度的技术进步制定了这样的目标:培育世界一流的工程师群体。印度理工学院的诞生正代表了这个宏图大略的第一步。
印度理工学院的第一个校区在卡拉格普尔,原先是加尔各答城外120公里处的一所废弃监狱,建校前是英国殖民者专门用来囚禁反英政治异见分子的地方。之所以选址在这里建起一座座教学楼、实验室,就是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记得“人才是印度富强之本”。
最初招收学生时,IIT还没有统一的考试,考官们通过学生的学业记录和面试来决定是否录取,学校成立后招收的第一批学生全是各个学校前十名的尖子生。现在,每一名想要进入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都要参加联合入学考试(JEE),它是专为印度理工学院设置的考试,只考理科,分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物理考卷中的题目常常需要用到微积分。三科分别设置淘汰线,仅仅总分合格是不够的,必须每科都同时高于各自的淘汰线。笔试通过了,还要参加长达五天的面试,并在此期间按笔试的排名顺序选择自己的专业。
IIT的可敬、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录取绝对是六亲不认,根本没有通融之道。以前,许多人会连续多年报考印度理工学院,在已经入学的学生里,有60%的人都考了两到三次。《三个傻瓜》里,院长的儿子连续三年没能考进IIT,最后以惨烈的自杀收场。这个故事的现实版本是,IIT巴隆迪院长的女儿也曾三次申请IIT,不幸名落孙山。第一次落榜是因为法语成绩差了两分,第二次是因为专业课一分之差,第三次各门功课笔试都通过了,但是面试表现欠佳,再次被淘汰。幸运的是,2010年他的女儿第四次提交申请,最终以笔试第一,面试近乎完美的表现被IIT录取。
印度理工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建校之初制定的教学目标中就包含了“基于教科书式的流程,但鼓励学生主动创新”。每个从印度理工走出去的学生都应当成为“有创新意识的工程师或科学家”。学院同时还特别强调劳动的传统,土木工程系的学生要自己挖坑、倒水泥,钣金车间里常常看到学生挥汗如雨。
1956年,印度国会通过《理工学院法案》,它使学院在很大程度上躲过了官僚体系的干涉,学生课程也由各个校区自行决定。“政府只是把它建了起来,然后就撒手不管了。而那些政府撒手的领域,基本上都做得很出色。”曾任印度利华公司副主席的印度理工校友R,歌帕拉说。20世纪八十年代期间,有一个部长尝试对理工学院指手画脚,其他官员告诫他根据法案的规定他不能这么做。而这位部长说:“把法案拿来。”通读法案后,他恼羞成怒地把它甩到一边,然后说:“什么破法案!”事实上,他是明白了自己无计可施。
活着出来就是精英
IIT里考试的试题都是开放式的,没有ABCD的选项,教授们认为这样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要通过这些考试相当不易,仅仅是写答案就会写到手疼。《三个傻瓜》里,一位学生因为担心考试通不过而在宿舍电扇上上吊,这并不是虚构的场景,在过去五年里,有八名印度理工学生自杀,其中五名是在宿舍上吊。一个四人委员会在调查了最近的自杀事件之后,建议将学生宿合的吊扇换为座扇,以避免学生上吊。
更多的学生不仅把IIT视为学习的最佳场所,也把它看做心智成长的助力。印度是一个民族、语言、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国家,很有可能你的室友来自完全不同的三个民族、三个地区、彼此交流中还经常冒出几句听不懂的当地方言。对于许多从未离开过家乡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多元文化,如何与不同背景的同龄人相处,成为他们必须学习的一课。
被外界给予盛誉的学校,其实条件远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好。这里宿舍简陋,供水不足,厕所里满是爬虫。食堂里,鱼肉奇特的味道中混杂着肥皂的气味,鸡肉则泛着类似于工业油脂的味道。铁质的餐盘虽已千疮百孔,却也堆得下各种“美味”。在这里生活过六年的一位印度理工学生说:“我现在终于明白,味觉只不过是主观的幻觉。印度理工看似简陋的生活,其实是在教育我们:在将来的职场中要绷紧神经,在疯狂而野蛮的社会中学会逆境生存。”
虽说IIT最初的模板是美国麻省理工,但它对待学生的苛刻程度可谓是后来居上。IIT学生的毕业论文需要准备300个小时,而麻省理工只需要120个小时;印度理工的学生花在实践培训上的时间也远远超过麻省理工,在麻省理工,你不会看到有哪个学生拿着锉刀铸造和焊割金属,但IIT的学生每个学期都要花上百小时在车间里挥汗如雨,就是为了培养精湛的动手能力。
有人曾经统计,在20世纪最后十年,硅谷中处于创业期的公司大约有10%是由IIT毕业生创办的;总部设在美国的财富500强企业里,几乎所有公司的管理层中都有IIT的校友;华尔街投资银行的顶级团队、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宇航局,以及任何人类探索知识边界的地方,你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也因为这些遍布世界的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从此印度人不再是人们眼中的汽车旅馆主、报摊主,以及带有浓郁咖喱味的、品位低下的室内装修工。(字数:3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