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远亲

这只是一个叫“石崖沟”的小山村。不是名山大川,没有名刹古寺,春节假期里为什么我会跑到这个旮旯呢?因为这个小山村里,有一家已疏于往来多年的远房亲戚。按辈分论,我得问女主人叫姑,问男主人叫姑父。

这只是一个叫“石崖沟”的小山村。不是名山大川,没有名刹古寺,春节假期里为什么我会跑到这个旮旯呢?因为这个小山村里,有一家已疏于往来多年的远房亲戚。按辈分论,我得问女主人叫姑,问男主人叫。

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看上去,他们都要比实际年龄老得多。据说,他们家曾经还有三孔窑洞,有三间厦房;但现在,只有临街的一间半瓦房和一小间灶房了。“一九某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发洪水,窑塌了;一九某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下大雨,厦子屋塌了!”对这些家庭重大变故是铭心刻骨的,因此记得真真切切。

更要命的是,姑父尽管年事已高,但由于种种原因,儿女们还小,还难以接上力:大儿子三十多岁了,由于智障,全部的脑力与体力加起来只能够照看住一头老牛;大女儿嫁到外地了,一年半载难得回来一趟;老三也是个女孩,才十三四岁,还上着初中呢;老四又是个男孩,更小,尽管机灵得很,但毕竟太小了,才十岁左右。所以,姑父还得像村里的青壮年劳力一样,得常年在田地里为生计奔波。但姑父姑母并不怨孩子们小或接不上力,而只是埋怨自己:“腿不行了,年轻时累伤了,现在连路都走不利落了。”姑父说。“不中用了,不中用了,只能吃不能干了!”姑母说。

亲戚家尽管简陋,但我看着很亲切。那黄泥垒的土灶,灶边上被熏得漆黑的铝水壶;家门口临沟的,边健壮而悠闲的老牛,沟沿边儿堆的取暖做饭用的,上晾着的褥子和大红棉被,都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才是乡村啊,这才是故土!

亲戚家尽管贫穷,但他们很满足,因此也很幸福、很快乐。“政策好,吃上低保了!”姑父说。“一个月补助二百多块钱呢!”说罢,他们都露出了真诚的笑容。“有啥难处没?”我和妻子反复问。“没有,没有。”姑父姑母反复说。

临走的时候,我和妻子还是执意给他们留下了200元钱。姑父姑母接住钱后,心里很是不安,不仅回赠了我们一大袋花生,而且全家一齐出动,到村外野地的窖里,七手八脚地给我们又拾了一布袋,并强调说:“麦茬的,可甜!”

阳光下,望着这一袋婴儿般红润的、久违的,我突然想起,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困难年代,每次进城的姑父姑母都是赶着牛车来的,车上给我们这些居住在平原且口粮紧张的亲戚们装的正是满满的红薯。于是,我眼里顿时有些湿润:我的这门远亲,以及乡下无数平凡的农民,是多么像荒山野岭上的红薯啊——温饱时,你可以忽视它,甚至忘掉它,但饥饿时,它最顶饥,能救命。(字数:1039 )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