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脸红的具体缘由得从酒精代谢说起。
作为一种化学物质,酒精,也就是乙醇,绝大部分在肝脏内被分解代谢。首先,乙醇脱氢酶将乙醇“撕裂”为乙醛;随后,乙醛脱氢酶将乙醛转化为乙酸;最后,乙酸被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脂肪。脂肪是酒精代谢产生的能量在体内储存的形式,这也正是喝酒会引起啤酒肚的原因。那么,脸红为何意味着不胜酒力呢?
这是乙醛脱氢酶出了问题,导致乙醛过多蓄积。乙醛可比乙醇毒辣多了,一丁点量就能让人醉态连连,表现为面红耳赤、头晕目眩。有些人酒量大,其实是他们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相对够用而已。而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他们体内的酒精不能被快速代谢,自然少饮即醉。
“亚洲红脸”:当心患病风险
研究发现,半数左右的亚洲人在饮酒后会出现“亚洲红脸”(其学名叫“酒精性脸红反应”),这种现象在其他种族里很少见到。这是基因在作怪:很多亚洲人的乙醛脱氢酶基因(ALDH2)出现变异,导致乙醛脱氢酶在体内存量不足,欧美人士却极少出现这种情况。这正符合一项调查结论:白种人60%较能喝酒,黄种人60%不能喝酒,黑种人则对半开。换句话说,通常欧洲人比亚洲人能喝。
对此,美国进化医学专家沙伦·莫勒姆在《病者生存》中这样解释道:“早期欧洲人采用把水发酵的方式来净化水,而早期的亚洲人则采用煮沸或泡茶的方式来净化水,这小小的差异让欧洲人在进化过程中,承受更多的酒精压力而促使他们酒量大增。”
国内曾有调查表明,属于乙醛脱氢酶缺陷型的人,女性比男性占的比例大,南方人比北方人占的比例大。这或许是男性比女性能喝,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大的原因之一。
喝酒脸红者要小心了。喝酒脸红不仅是不胜酒力的表现,而且还可能跟某些疾病扯上关系。
美国国家酗酒与酒精中毒研究所在《科学公共图书馆·医学》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给喝酒脸红的人敲响了警钟。作者PhilipJ.Blooks声称,东亚人普遍的酒精性脸红反应是因为ALDH2的遗传性缺乏。这类人不但酒量不行,即便适量饮酒也会大幅增加其患食道癌的风险。其他研究则显示,ALDH2缺乏者若大量饮用高度酒,则患酒精性肝病、肝癌的风险也将增大。
酒量:饮酒基因影响几何
一直以来,民间都认为酒量是练出来的,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提供了新的说法。该研究表明:酒量大小及有无酒瘾,绝非后天锻炼养成,而是由“饮酒基因”决定的。
研究者RaymondL.White发现,15号染色体上部分基因与喝醉程度紧密相关。这是一群基因在起作用,经过复杂的变化过程后,影响人对酒精的反应。有趣的是,饮酒基因能随繁殖代代遗传。
但这并不完全表示,老爸能喝一斤,儿子肯定少不了八两。
首先,研究者不能确定这种遗传是否会受后天环境影响,要知道,大多数家长教育孩子要烟酒不沾。其次,基因虽能遗传,但能起多大的作用,也未能确定。或许在将来,饮酒基因能为科学家提供思路,并因之而发明改变饮酒基因的新药,帮助人们戒酒。
科学家言之凿凿,说酒量是练不出来的,可是长久的“战斗”经验告诉我,在不得不面对的酒桌上,上来一顿猛吃,多吃高脂肪的食物,多喝点水或酸奶垫底,能让自己“阵前不倒”。仔细分析,可能是下面的原因:
饮酒前多吃,有助于延缓酒精在胃肠道的吸收,还能使大部分酒精与食物相混合,进而降低单位体积消化物中的酒精浓度。换句话说,这就像是缓释药剂,原本半小时被吸收的药物,被延长到几小时以上吸收。这意味着,体内酒精的吸收与代谢能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此时,血液内的酒精含量虽已经让人微醺,但尚不足以让人醉倒。
醉酒:解酒无妙计
现在,我已经喝醉啦!我该怎么办?
医学上,醉酒被称为“酒精性中毒”。酩酊大醉后,很多人都言之凿凿地告诉你一些解酒的独门妙计:喝浓茶、服用保肝药、吃香蕉及多喝水。
很不幸,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些方法有用,有些甚至是有损健康的。
早在2005年,英国、荷兰的科研人员就通过实验检验过一些常见解酒方法。这些方法包括3种药物解酒法、4种食疗法和果糖解酒法。结果显示,它们对缓解醉酒后的某些症状(如恶心、头痛)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解除醉酒状态。换言之,对于醉酒没有什么好方法,要找到适合你的有效的解酒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打着解酒名号的药物有很多,恼人的是,医学上并没有真正意义的解酒药。广告中吹得神乎其神的药效,其实只是给饮酒者心理暗示而已。换言之,解酒药的功效多半是起安慰剂作用。解酒药的成分多为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酶,顶多有缓解头痛、恶心的作用,绝不会使酒量倍增,让人千杯不醉。
(作者:薄三郎 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