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器是最早也是和奥运结合最紧密的技术。最早的奥运计时工具是浪琴的手动计时怀表,当时它的精确度是0.2秒。这种怀表从1896年第一届雅典奥运会开始,一直用到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直到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才出现试验性的电动计时器,使计量时间精确到0.1秒。
日本石英表在1970年代冲击瑞士钟表业的故事广为人知,但你可能不知道石英表其实是奥运技术进步的产物。实际上在1964年东京奥运之前,石英计时器的精确度已经比机械计时器更高,但体型巨大、重量上吨,还需要高马达的电力支撑,主要用在天文领域,因此在奥运会上几乎没有使用。而日本精工以此为突破口,专门为奥运研发出一款只有3公斤、电池驱动的精密石英计时器,借此击败Omega成为1964年奥运会的官方计时器,然后又在5年后推出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生产的指针式石英表。
打印机也同样是那一届奥运会的产物,而且它原本只是精工爱普生(精工的子公司)为计时研发的副产品—打印型计时码表,和手枪、光电管、照片判读器一起搭配,可以自动地将比赛所花费的时间做成记录。精工爱普生当时大胆设想,如果今后电子计算机能够普及,那么数据打印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市场前景不可估量。4年半后,它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小型电子打印机。
1960年罗马奥运会最大的技术“贡献”是拉开了反兴奋剂检测技术的大幕,因为在这届奥运的自行车赛场上出现了第一个因服用兴奋剂致死的运动员,世人皆惊,国际奥委会也在第二年成立了医学委员会,从此开始严打兴奋剂使用。
除了“慕尼黑惨案”,1972年奥运会更值得让人记住的是它在技术上的先进性。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那届奥运会广泛使用了最先进的自动控制、信息传播和处理、电子计时和激光测距等技术,结束了跑表、皮尺时代,曾被称为“技术奥运会”,并首次设立“奥林匹克技术大会”。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还有一项重大成果,第一次使用了带有聚亚胺酯材料的塑胶跑道,再加上精度可达千分之一秒的电子计时器,这届奥运会的田径比赛打破了11项世界纪录、20项奥运纪录。
2012年伦敦奥运是首次用3D技术进行转播的奥运会,开闭幕式和男子100米短跑决赛都将3D直播。体育赛事一向被认为是最适宜在3D电视上观看的内容,因为朝正前方运动的画面最容易产生3D效果,所以球类运动、赛车、拳击、短跑等项目特别适合用3D技术转播。
(作者:张嵩浩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奥运会特刊》201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