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精神病患者已达到1500万左右,像感冒、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必感到不光彩或见不得人,而且随着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精神疾病早已不是一种可怕的不治之症,只要积极求治,积极进行康复治疗,最终将踏上回归正常生活之路。
目前,中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从70年代的3.2‰上升至15.56‰。北京各类精神障碍病人约34万多人,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
关注我们身边的精神疾患
早在两年前,专家学者就曾惊叹:“精神疾病时代”悄然来临,人类已由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有鉴于此,精神疾病在当今乃至以后的时期理应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
根据在北京召开的世界精神病协会年会上发表的数字,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每年以113%的增长率逐年递增。中国目前约有5%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而前不久公布的一组数据则是,中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已从70年代中后期的3.2‰—7.3‰上升至目前的15.56‰。
据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中科院院士沈渔村教授介绍,1982年,我国曾组织过大范围的流行病筛查,1993年进行了复查,发现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精神疾患比例也开始增加,并出现城市高于农村的趋势。另外,存在儿童行为问题和老年精神病人也开始增加。
据调查,我国目前重症精神疾病的比例大约为13‰,比1982年的调查结果高出2‰,而精神官能症的比例则在10‰到20‰之间。我国的精神疾病种类以精神分裂症为主,抑郁症比例也较高。而在老年人群中,老年痴呆症上升幅度较为明显,65岁以上患病率为3‰,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则为10‰,老年抑郁症也有相当程度地增加,精神分裂症在社会工业化的过程中增加是全世界共有的特征,现代工业化使人们的精神负担加重,所以引发精神疾病。因此,目前最应关注的是成年人中的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加,针对老年痴呆症和老年抑郁症之类的关注度也应提高。
北京的情况又是怎样呢?据199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城乡15岁以上居民各类精神障碍患病率为34.34‰,其中重性精神病为11.67‰,神经症为35.18‰,按此推算,北京各类精神障碍病人约34万多人。
精神病病因仍是谜
尽管人类的科研探索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遗憾的是,对于大脑功能为什么会发生紊乱,导致精神活动异常至今仍未弄明白。北京安定医院院长蔡焯基教授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由于大脑本身非常复杂,要想解释清楚精神病病因,恐怕还得花一两个世纪的时间,因此,精神疾病也被称为‘世纪顽疾’。”
由于病因不明,对精神病的诊断还做不到病因诊断,只能通过现象加以判断。治疗也仅仅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不能做到完全治愈。由于疾病反复发作,损害患者人格,给社会、家庭带来很大负担。精神疾病属消耗型疾病,美国每年为精神病花费400—600亿美元。
虽然无法从根本上制服精神疾患,但随着科技发展,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