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克服害羞心理?心理学家为你支招

fixed" zzz="106830">

      如果有人请你参加聚会,你有些害羞,不敢去,你可以这样自我鼓励:40%的人都有害羞心理,害羞不能成为一生的负担。心理学家认为,害羞的人可以尝试着融入一个新的社交环境,逐渐克服害羞心理。 

      伯纳德-卡尔杜奇( Bernardo Carducci)是印地安那大学东南分校害羞研究中心的教授,专门研究害羞心理的他,在青少年时期居然非常害羞,他说:“那时候我有很多朋友,但从未有过约会的经历。其实,害羞完全可以克服。这是因为害羞心理的形成需要一种自我感觉,而这种感觉要在出生后18个月才会出现,表现为过度忸怩、低估自己、不自信等,就好像随时都有一面镜子在他们面前。”     

      基因似乎也是害羞的原因之一。在新生儿中,有15%天生具有一种“抑制性性格”,也就是说,对于新事物,或者新体验,他们在作出反应时会有一种压力感。比如,气球的爆炸声就可能让他们感到害怕。

      美国韦尔兹利大学麻省分校的心理学家乔纳森-奇克(Jonathan Cheek)说:“如果一对双胞胎兄弟中的一个有害羞心理,另一个可能也有。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是否害羞由遗传因素决定,或者说害羞不可克服。只是有些人可能比其他更容易感到害羞而已。”

      卡尔杜奇说:“害羞的人有时也想走出去,和更多的人交朋友,但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做。在一个新的社交环境,他们交朋友时并不顺利,因为害羞的人太忸怩了。如果感到不舒服,他们很快就会‘逃跑’。”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微信公众号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