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外报告中的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
按照信息的表达形式,上市公司对外报告的内容可分为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两部分。
1.数据信息和语言信息
数据信息是指上市公司在对外报告中通过数字形式列示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的所有项目都属于数据信息。会计报表是上市公司提供数据信息的主要媒介。
语言信息是指公司报告中除数据信息以外,其他所有以文字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信息。当然,语言信息中并不完全排除数字的存在,那些夹杂于句子中间的数字,也归于语言信息的组成部分。
2.语言信息的主要特征
语言信息以非财务信息为主。股东情况、治理结构、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重要事项等非财务信息,是公司对外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按篇幅计算,非财务信息在公司报告中应占主体地位。尽管财务业绩是企业经营效果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它并不能够代表全部。公司组织和文化、人力资源、产品竞争力等非财务信息在预测公司发展前景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信息为企业提供了自愿性披露的机会。我国目前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以强制性披露为主、自愿性披露为辅。自愿性信息披露不仅有助于改善公司信息质量,而且根据透信理论,企业本身也有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要求。公司报告的语言部分以灵活性见长,在强制性披露的范围之外,公司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和需要向投资者提供自愿性披露信息,以年报为例,其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经营情况”、“盈利预测”、“新年度计划”等部分都为自愿性信息披露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和机会。
语言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决策增量信息。公司报告中的语言部分已不再仅仅是对会计报表的解释和说明。语言信息的整体信息含量明显上升,决策有用性持续增强,已经引起了投资者的极大兴趣。西方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公司报告中的文字部分是管理层讨论公司业绩和重大事项的主要形式,它所承载的信息量要多于基本会计报表;并且,公司报告中的文字部分主要采用非专业语言对公司年度业绩进行解释,这种通俗化的表达形式对非专业信息使用者来说,有重要意义。
二、开展语言信息披露研究的重要意义
1.上市公司管理层存在操纵语言信息的动机
上市公司管理层与投资人的目标取向并不完全一致。经理人有可能为了实现个人目的而牺牲股东利益。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是企业的“内部人”,所有者作为“外部人”,不能直接观察到经理人的行为。当所有者与经理人签定了聘用合同后,所有者的利益将取决于经理人的行动,他们不能肯定经理人是否有积极性实现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此时,所有者的利益面临着道德风险。
为了协调与管理层的目标差异,投资人试图通过激励机制诱使经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符合所有者目标的行动。但是制度安排的作用只能使经理人的目标和股东的目标趋向一致,减少道德风险对所有者利益可能造成的损失,但它并不能够根除经理人的“利己”动机。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