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林嘉是《心理月刊》的忠实读者。在坚持阅读“身心场”版块之后,感觉颇受触动。“杂志里写的看起来简单,比如正确呼吸、12点前睡觉、排毒动作……但实际生活中,我发现做到这些小事不比登喜玛拉雅山轻松!我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心愿,却迟迟没有行动,最终我发现,失败的原因就是—我根本没相信那些小事能够改变我的生活。”
那么究竟是什么束缚住了我们爱自己的手脚?让我们边找原因,边告诉自己:爱,就立即开始行动。
身体是我最珍贵的东西
心理分析学家纳西奥(J-D Nasio)说:“对待身体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忘记了身体的存在:认为‘我就是我的身体’,将身体与自我结合为一体;另一种是知道身体的存在:认为‘我有一个身体’,将身体看作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具体点说,当我们与身体合为一体时,我们就无法将其一分为二,也就无法将身体作为照顾的对象。相反,如果我们能意识到拥有一个身体,而正如心理分析学家所定义的,它是“至高无上的主人”,能决定生命的延续或中止,那么我们就会尽可能给予它关爱。
但是,关爱自我并不只是与自己有关。心理学家兼心理治疗专家罗伯特·纽博格(Robert Neuburger)认为,这个过程的实现不能脱离与他人的关系,否则就丧失了意义。“人类无法独自生存。这就是为什么关爱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出于别人看自己的目光,是为了让他人眼中的自己变得更美。”
如果觉得自己不重要,怀疑自我价值,或者找不到自己的定位,那么关爱自我也就毫无意义。44岁的尚敏回忆说:“38岁离婚后,我就一直觉得自己很丑,毫无吸引力。那个时候,我每天涂着口红,偶尔也去烫个头发,但只是为了给女儿留下一个积极的印象,让她相信妈妈并没有被离婚打败。”
从父母的目光中走出来
如果说别人看我们的目光会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看法,那么父母的目光,在很大程度上就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身体的关爱程度。心理治疗学家米歇尔·弗洛伊德(Michele Freud)分析道:“我们的个人经历与所接受的教育,决定我们是否懂得关爱自己。孩童时期接收到的言语、行为和目光会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如果这种经验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对身体以及自我的认识就是健康的。如果童年的经历是痛苦的,我们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紧张,我们会宁愿遗忘那段曾经不被爱的记忆:糟糕的食物、过度的家务、恶劣的卫生条件,等等。”
米歇尔·弗洛伊德还强调,童年的经历接下来会在教育过程中受到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决定了我们的态度:无法心安理得地关心自己;认为照顾自己是浪费时间,是自私偷懒的表现。”这些想法常会使我们无心聆听自己的需求,并且阻止自己对更好生活的追求。
36岁的刘娜对那些精于梳妆打扮的女性同胞既嫉妒又蔑视。“面膜、按摩、瑜伽……她们哪儿还有时间工作啊?我管理着拥有三十几个员工的设计公司,还有两个孩子,我实在没时间打扮自己!”但刘娜并不是不关注自己,也并非不考虑自己在男性为主的职场中的行事方式。但是从小到大,父亲一直把她当儿子看待:“在我家,价值绝对体现在工作和社会成就上。当我的朋友们精心打扮出去约会的时候,我却为了考研究生而努力学习。我根本顾及不到化妆与衣服!当然,现在我还是希望对自己更好一些,多些感性,少些理性。但是已经太晚了,习惯已经形成,许多行为还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别再为不关爱自己找任何借口
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心理治疗学家贡萨格·马斯科利尔(Gonzague Masquelier)认为:“最常用的就是:我没时间。很明显,这个借口下隐藏的是固执的想法。我们首先要看清到底是什么想法,然后要克服它,这样才能排除负面影响。”都是些怎样的想法呢?“我没权利取悦自己”,“在我自己身上花钱不值得”,“关爱自己也不会让我更幸福”,等等。而这些想法都会伤害自我,从而陷入抑郁的情绪,甚至这种情绪会一代代传下去。
在去过朋友的按摩工作室之后,35岁的希琳突然领悟到她“封闭内心”的严重性。“我身着宽松的衣服躺在床上,阳光透过帘子轻柔地洒进来。朋友开始轻柔地给我按摩。5分钟不到我就开始流泪哭泣。柔软的手,温暖的按压,这一切我都从未拥有过!就算在亲人间,我们也很少拥抱……长时间的情感沙漠让我如此痛苦,而我竟然从来没有意识到。”
没有一天之内的巨变,而是循序渐进
如果我们是在缺乏爱的环境中成长的,那么温柔、关注和抚摸就不仅停留在陌生的层面了,还会威胁到我们内心的平衡。为了不去质疑曾接受的教育,为了维护父母的地位,为了避免打乱自己的防御策略,我们会关上所有的心门,以继续曾经的生活。米歇尔·弗洛伊德补充说:“我们要走出父母设定的禁忌去取悦自己,在自己身上花时间,倾听内心的声音。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首先需要克服罪恶感,才能走出过去的模式。”如果父母无比节省,自己却去享受海水浴或者用昂贵的面霜,心里肯定感觉很不舒服。
如果学会接受并且爱自己之后,关爱自我就变得更加容易,那么先学会为自己挥霍就能更好地接受和对待自己。米歇尔·弗洛伊德继续阐述说:“我不相信一天之内就能完成巨变。这就是为什么我向来主张循序渐进的策略,这是帮助我们与身体、与自己妥协的唯一办法。”
7个小方法,更多爱自己
无须突然间给自己太多犒劳:水疗、按摩、瑜伽和冥想,我们建议你采取心理治疗学家米歇尔·弗洛伊德和贡萨格·马斯科利尔建议的简单心理疗法。
1、不要给自己设立过高的标准
用一个小本记录你所有以“我应该”、“我不应该”、“应该”、“不应该”开头的句子和想法。可能你就会认识到,在营养、身材和美貌方面你对自己的要求过于严格了,甚至很难达到。对自己过于严格也是一种自虐。
2、关注自己的行为
在你洗漱、抹面霜、品茶和着装的时候要放慢速度,用心体会这些举动给自己带来的感受。诸如娇韵诗品牌强调“亲身体验”,所以当在使用这类美体护肤产品时,不由自主放慢速度,在自己的身体上投注更多的时间与关注,这其实是一个挺有益的尝试过程,培养起我们与身体的亲近感。
3、选择属于自己的韵律
你更喜欢慢跑还是瑜伽?健身还是冥想?根据自己的个性和需要来选择属于自己的节奏。关爱自己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聆听和遵循自己的需要。
4、建立一个团队
两个人或者大家一起活动,你会更有兴趣更主动。按摩、游泳、戏剧课程或跳舞。建立属于自己的“娱乐”网络,大家手拉手共同开心。
5、安排日程
每个星期给自己预留2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安排活动也可以无所事事,反正这两个小时是属于你的。你将学会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时间。
6、让自己快乐
喝杯上好的咖啡、裹着毛毯看本书或者边看电视边吃饭。一旦你从中体会到乐趣,就记录下感受和情感。当然如果感觉不舒服也要记录下来(尴尬、罪恶感、紧张,等等)。你将学会如何认清愉悦的感受,同时明白到底是什么阻碍你享受生活。
7、祝贺自己的进步
对自己每一次小小的关爱和关注,都是通向内心自由的一大步。对大多数人来说,对自己好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千万别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