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繁华的城市,台北仍难得地保有许多能让时间停止的角落。当你去到那里,时间变成一种概念,而不是现实中天天与我们搏斗的度量单位,就像用光年形容星星的距离,数字你懂,实际上有多远你不会在乎。
看书也看人——诚品书店敦南店
诚品敦南店是台北最有趣的文化空间。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藏书丰富、分类完整,也不只是它附设了像音乐数据库一般完整的诚品音乐馆,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吸引最多有想法、有品位、有魅力、又有外表的美丽人群,或是你要说,那种曾是热门搜寻网站关键词的“波西米亚布尔乔亚综合体”。
台北人早已将到诚品看书融入生活中的各种细节,情侣会到诚品约会,因此看到盛装打扮的型男辣妹出入十分稀松平常;朋友聚会约在热闹的台北东区,10个里8个会说约在诚品门口,因为就算有人迟到也可以先进去翻翻书并看看帅哥辣妹;激进一点的,甚至把到诚品通宵看书视为像基督徒做礼拜一般理所当然的仪式,一星期没去一趟就觉得自己面目可憎。
来诚品不只是看书而已,某种程度上,更大的意义来自“被看”。它是个能刺激你脑下垂体或性荷尔蒙分泌的神奇竞技场;它是全台湾唯一能让人来此寻找艳遇的书店。看似安静的书店其实暗潮汹涌暗香浮动,台北所有号称自己具有雅痞气质的俊男美女都聚集在此,带着美丽又寂寞的心情忙得不亦乐乎。
诚品的魅力还不仅止于此。当零点的报时声响起,你可以看到一票在大学时从不进图书馆的时髦男女,拎着他们刚从台北101血拼回来的战利品陆续涌入诚品。全台北想洗涤心灵的都市男女都在这里,以这种看似文明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天。
《中国时报》说得好:知识让人更有魅力!在爵士乐的衬托下,你说话开始变得轻柔,动作开始变得温柔,调情也变得很有格调,“啊!你也喜欢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我每天睡前都要翻一翻。”平时陪伴你的八卦杂志这时你连正眼都不瞧。
敦化南路的夜晚,因为24小时不打烊的诚品显得更雅痞;物欲横流的东区,因为诚品能呼吸到文化的空气;而一群看着电视长大的小孩,因为诚品开始与文字建立神秘的关系。
最忙碌与最悠哉——台北捷运站
地铁在台北不叫地铁,而是有个独一无二的名字—捷运,大众快捷运输(Mass Rapid Transit,简称MRT), 如此在名字上就凸显出快速的意涵,可想象台北人对效率要求之高。
台北的生活步调或许没有香港快,但绝对比上海、北京要来得紧凑,光看台北的媒体工作者,每天抢新闻、追头条、找独家、跑记者会、赶截稿……,一天24小时没有一刻不紧绷,彷佛清闲下来就觉得有罪恶感。
然而在捷运站里,你却同时可以看到全台北最忙碌与最悠哉的人。尽管捷运局高调地打着便利、快速的名号,捷运站里的空间却有另一番悠闲情调。在几个知名的大站如台北车站、忠孝敦化站内,你能做的事可多了,长长的艺文走廊,不定期会举办画展、摄影展、艺术演唱或弹奏会等活动,还有星巴克、诚品书店,或其他餐厅、面包店、便利商店、唱片行、药妆店、服饰店……。穿梭在其中的,鲜少行色匆匆的赶路人,逛街、约会、等人的成为主流,而书香、咖啡香、面包香,则让再忙碌的人,都从呼吸中得到短暂悠闲的满足。
如果要举办全球地铁的清洁度比赛,台北的捷运车厢绝对可以拔得头筹。因为捷运局规定,车厢里不得饮食、吸烟,连口香糖和白开水都禁止,违者罚台币1,500元。然而台北人之所以会恪守这条规范,与其归功于过高的罚金,不如说是出自台北人自动自发的决心。原来早在十几年前,捷运刚开始营运之初,台北市政府就很聪明地将捷运赋予了日本地铁干净文明的形象,这种倡导与当时社会流行的哈日风潮不谋而合,台北人都希望自己的城市也能拥有一个日剧中常出现的场景,因此在搭乘捷运时格外遵守规定。
到了后来,连捷运局规定搭乘电扶梯必须靠右,台北人也亦步亦趋地执行起来,靠左虽不会被处罚,但被别人白眼、或被认为是“不上道的外地人”的压力,其实甚过任何法律的制裁。天天练习的结果,让台北人到世界各地搭乘电扶梯都养成靠右的习惯。
台北捷运的运输量每日高达100多万人次,以大台北地区人口总数约500多万的比例来看,台北人十分依赖捷运,而这其中又以没有开车的40以下年轻女性居多,约占6成。也就是说,一班班的捷运车厢里,每天载着无数青春洋溢、个个像透了“黑涩会美眉”的女高中生,与活力动感、知性兼具感性的女大学生、研究生,或初出社会的粉领新贵通勤族们,甚至还有不是很成气候的小牌女明星,通往她们例行公事般的人生道路。也因此,发展出捷运恋情的可能性就比其他运输工具高上好几倍。
台北人从不称地下铁路为“地铁”,因为捷运所代表的快速、清洁、文明、浪漫等价值,已经让“MRT”变成一个文化符号,而这个符号在每个台北人心中所象征的意义,永远不是地铁两个字可以比拟的。
嗅到洋味的地方——天母
位于台北市北区的阳明山脚下的天母,因为当地居民坚持不造捷运,去那里逛街、吃饭,不像去热闹的忠孝东路或信义计划区那样方便,但天母独有的悠闲氛围与异国情调仍使它的重要性与影响力无人能取代。天母原本只是纯住宅区,因为依山(阳明山)傍水(基隆河、淡水河)的地形,成为早期美军眷属入驻的首选地。金城武读过的美国学校、日侨学校均设于此,洋房别墅、大片庭院将天母塑造成高贵的住宅区,台北许多有钱人宁愿舍弃便利性高的市中心住商混合住宅,而选择远离尘嚣的天母居住。尽管后来美军撤离,这里展现的多元国际面貌已经定型,再加上当地居民小区意识浓厚,讲求生活质量,使得天母生活圈的人文环境独树一帜。
据说天母的美食能让外国人想起妈妈的味道。不管是德国庭院餐厅、意式甜点蛋糕店、米其林三星法式料理、日本冠军拉面店等,包括美、日、韩、墨、意、加、法、德、瑞士、越南等各国佳肴,攻占了台北人的胃,中式料理反而被地道的异国美食给打败了。
除了休闲逛街、寻觅美食,天母还是全台北最适合谈恋爱的地方。因为它提供紧张忙碌的台北人一分浓浓的异国情调,与一种轻松休闲的度假感,让人自然而然放松。不仅因为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孩,也不仅因为绿草如茵、依山傍水的景色,更因为空气里渗透出浓浓的异邦气息,所谓的洋味,应该就是这样。
想在忙碌的生活中偶尔消失一下,做个生活里暂时的逃兵,或是向往异国恋情的浪漫,欢迎来到天母,你会发觉悠闲其实唾手可得,而生活,也就这么慢了下来。
走走文化小巷——厦门街名人巷
这是余光中诗里“秋已到巷口,夏还徘徊,在巷底那一排阔叶树荫里……”的那条长巷;这是1930~1940年代台北最有钱的先生、太太去做鞋的地方;这里一度是台湾文学界的代名词,两间最知名的纯文学出版社——洪范与尔雅皆诞生于此;这里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的牯岭街旧书摊,仅有一街之隔;这是余光中、姚一苇等文人雅士的寓居,现代文学的坐标上有它的落点;这是台湾最诗意的一条街,仿佛杜鹃的花瓣和榕树的长须也能谱成一首短歌。
除了诗、文学、名人,厦门街也有市井的味道。药房、诊所、照相馆、中古家具行、杂货店、菜市场……,这些店家里闻得到生活的气味,却丝毫不会稀释厦门街隔绝尘世的脱俗气质,仿佛就像走在王家卫电影中的张曼玉,连买碗馄饨都能摇曳生姿。其中高档的订制皮鞋店更是个中翘楚,几乎占据了早期台北地区手工皮鞋的大半市场,忙坏了这些手艺精湛的制鞋师傅,他们个个使出浑身解数,一场台湾本土的手工皮鞋争霸战,半个世纪前在这里悄悄开打。一直要到制造业抬头,机器批量生产的皮鞋物美价廉,手工皮鞋的风采才渐渐被世人遗忘。现在的厦门街,似乎还嗅得出皮革味,然而鞋店却已所剩无几。鞋业曾经是厦门街最浮华的象征,就像出版是它最淡泊的骄傲。
看得见风景的山城——九份
因为早期的淘金热潮,让九份素有“小上海”、“小香港”之称,但台湾光复后,金矿因前期的开采殆尽,终在缺乏开采价值与经营不善之下结束。要不是侯孝贤让九份在《悲情城市》中亮了相,这个没落数十载的地方,可能还是个连地理课本都不会提到的荒凉山城。昔日繁华的老街、废弃的矿坑、自成一格的矿区风光与淘金史,经由媒体一再传播,吸引了大批寻找灵感的艺术家、与向往复古情怀的游客,以及想寻觅一处静僻清幽的台北人。值得一提的是,有别于其他观光景点,最适合走访九份的时机其实是在下点毛毛细雨的阴天,因为那会让这座曾经一度闪耀的黄金城市更充满诗意,或者你也可以说,那是因为九份曾见证过比阳光更耀眼的黄金光芒,所以似乎不需要艳阳的陪衬也一样耀眼。
同时拥有高山屏障与辽阔海景的九份,除了有首屈一指的山海风光,春夏秋冬晴雨晨昏日夜景致各具特色。任何一扇面海的窗户、阳台,随时都能呈现出如画的风景,仿佛只要你架好相机,“喀嚓”一声的作品就能去参赛。“春樱花、夏清风、秋芒花、冬云雾”更为当地美丽多变的四季景观留下最佳写照。
九份的街道大多是窄窄小小、高低起伏的山坡小径,基山街是最热闹的一条街。大部分商家都聚集在这里,每家店少说都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复古怀旧的环境仿佛又回到日据时代。有很多风味小吃像芋圆冰、红糟肉圆、阿婆鱼丸、草籽粿等,都是让人口齿留香的必尝美食。许多台北、基隆人来到九份,不为约会、不为散心也不为看风景,只是冲着这令人难忘的味道,足以显示出九份小吃的魅力。此外,来到与世隔绝的九份,泡壶好茶、聊天闲谈再合适不过,尤其有些特色茶坊还提供免费算命的服务,让你可以在仙境一般的山中听听仙风道骨的师傅娓娓道来你的一生。
台湾人的慢活剪影
■ 慈济——台湾人的慈善团体
时至今日,证严大师带领下的“慈济”团体已是让世界认识台湾的重要宗教组织,其中不乏社会名士和名媛,国际赈灾、公益募款、医疗救助、教育补助、环保倡议、甚至骨髓捐赠都涵括在工作项目中。值得一提的是,“慈济”还将占去台湾一半人口的妇女全体动员了起来,帮助主妇们在家庭中重新定位,为她们在家庭外找到人生的第二个重心。如有机会亲身感受一下台北志愿者的慈善活动,定能感受到更深层的台湾人文情怀。
■ SPOT光点台北——看艺术电影
台北光点既是餐厅、展览厅、咖啡店,里面竟还有个专门播放艺术片的电影院!这栋两层楼的建筑物,曾为美国领事馆的老洋房。原来的大使车库现被规划为88个座位的“光点电影院”,专门播放小品类的艺术电影,比如最近在播由村上春树作品改编的《挪威的森林》、朱丽叶·毕诺什的《爱情对白》。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8号(捷运中山站旁)
电话:+886-2-2511-7786
■ 如果走出台北,还可以去——
阿里山:日出云海、复古小火车 推荐 ★★★★
垦丁:春天吶喊摇滚音乐节(每年4月) 推荐 ★★★★
宜兰:兰阳博物馆、冬山河、童玩节(每年7月) 推荐 ★★★★★
台中:东海大学、科学博物馆 推荐 ★★★
花莲:赏鲸、温泉、太鲁阁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