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前,石海兰是一个没有养过任何动物的上海女人。同大多数的大都会女子一样,她的周末在健身房和SPA馆度过。“大自然”对她来说,是一个遥远的词。如今热爱骑马的她把幼小的女儿抱上马背,要求女儿学会和马相处,理由是—她认为人类应该了解大自然生物链中其他生物的生活。
骑马圈内赫赫有名的王冀豫是中国最早一批接触骑马运动的人中的一个。1985年他开始混迹于中国最早的马场,直到今天,他估计在北京上过马背的人已经不下几十万。他相信随着都市文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大自然的眷恋会越来越强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和自然之间逐渐分裂。而动物,可以帮助填补这道裂缝。动物是连接人类和人类的根源,连接野性和文明的桥梁。骑上马背,很多人在飞越那道裂缝,把马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骑马让我们舒展身心
从国家马队退役,如今刘燕的工作就是管着自己马场的少年马会,教一群小孩子去学骑马。她会不厌其烦地告诉那些孩子的父母,骑马运动能帮助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学会去照顾、容忍别人。“马不同于小狗,只是宠物,马是孩子的同伴,因此接触马的孩子有更多和同伴交往的经验。”
在国外,骑马是训练脑瘫儿童和自闭症儿童的好方法。刘燕记得在英国,她看到一群弱智儿童,脸扭曲得特别怪异,可是笑得很开朗。后来她了解到这些孩子全都在学骑马。在和马的交往中,孩子们得到了纯真友情的满足,因此他们的心胸是打开的。
马曾经在草原上救过王冀豫的命,因此对王冀豫来说,马是他的战友是生死伙伴。而一群国外的老师带着自闭症的孩子来到马场,更让他验证了这个说法。“自闭症的孩子非常固执,惧怕一切。因此那些老师用眼罩蒙着孩子的眼睛,抱着他们在马上坐着,那些孩子信任的老师,慢慢摘下孩子的眼罩,让孩子观察自己在马背上坐着的样子。刚开始那些孩子连马毛都不敢摸,他完全坐在老师身上,慢慢地,老师会告诉他,我累了,你能不能离开我的腿,让我活动一下……当孩子在马的沉稳面前,有足够安全感的时候,他特别希望别人看见他在马背上坐着,他希望每个人都夸他,他就开始努力地跟社会交流了,他封闭的心扉就打开了。”
人类正在不断蜷缩,好像又回到胎儿时的姿势,而动物却帮助我们在重新舒展自己。因为面对和动物的交往,我们必须作出回应,开放胸怀,与之交流。而与动物交往的成功经验,自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和我们的同类相处。
骑马让我们学会沟通心灵
马,既不是一个依靠胡萝卜和亲吻就可以驯服的动物,也不是一味听从指挥的机器。它非常具有个性,同时又是如此强大。如果它不满意,甚至可以把我们甩到地上而不顾。
“如果你想获得你所要的,首先必须学会用适当的方式告诉我。”在公司从事管理工作的石海兰,对此感触良深。她觉得人和人之间有沟通语言,因此彼此可以说明观点和思想,也就特别想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去改变对方,这是人类的本能。语言是让人类沟通的魔棒,也是让人类彼此误会的魔棒。
可是,人与马之间是没有共同语言的,于是退到起始,换位思考、心灵的沟通在此显得尤为重要。“你要试图了解它想做什么,才能让它试图了解你想做什么。”通常学习骑马的人,都会经历一个阶段,就是没有教练的帮助,自己独立替马刷毛、清理,把马拉出来做热身运动,这是人与马的一个重要沟通阶段。
石海兰记得有一次,她替自己的马匹刷完毛,想让它去上课,它就是不愿意,紧紧地靠着她,就像一个撒娇的孩子那样表示它不愿意。“这时候,你要明白它的想法,也要表明你的想法。”石海兰记得,当时她自己只能放下鞭子,安抚着马,默默地在那里抚摩它,然后试图把它牵出去,它还是不乐意—马把前肢翘得高高的,表明它的态度。她只能和马在那里,面对面站着,站了十几分钟。整个过程折腾了40分钟,最终马发现自己抗不过去了,才听话出门。
石海兰认为马是靠驯服的,而不是靠驾御的。在发狂的马面前,一条鞭子是没有作用的。在一匹马面前,女人比男人更具有力量,就是沟通的力量。“我在花时间和心力去了解它,也让它了解我。时间久了,我的马就特别听我话。我要它快就快,要它慢就慢。”
石海兰觉得马术中的很多动作是人和马共同完成的。貌似是人帮马去调整步伐,其实马会纠正掉你很多骑马的坏毛病—它会用它的方式告诉你,让你坐得不舒服,逼着你去调整姿态,一步步地与它合拍。
没有语言的束缚,人和马之间更能感知彼此。“骑马时,你软弱它就带着你跑,折腾你。你的紧张、胆怯,会让你的姿态有些微小的变化,马都能感觉到。”为了能在马背上坐稳,必须学习相关骑术。实际上就是骑手如何同马用身体语言进行沟通的方式。艺高人胆大,技术提高了,对马的控制能力自然增强。曾经是国家马术队队员的刘燕说:“当马惊慌时,骑手不能用尖叫的方式让马停下来,你要用特别平稳的声音,对它说安静下来—骑手的沉稳,马能感受到。”
骑马让我们学习信任
“只有当马觉得你值得信赖,并且对它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时,才会与你合作。”骑马数年的Cherry觉得是马教会了她信任。第一次去内蒙古草原骑马,她觉得很有意思。有些人总是拉着缰绳骑马,结果马都不听话。而她信马由缰,跑得特别过瘾。“真正一匹马,是不能被一根缰绳控制的。如果你想用缰绳驾御马,马会给你颜色看。相反,你放松缰绳,表示我对你信任,我没有什么可以去和你抗衡,我觉得和你在一起,你不会对我怎么样,它就能跑得很自在。”
对很多骑手,特别是女性骑手来讲,与马接触是对一种爱的形式的体验。从马那儿,我们不可能得到同我们所付出的情感同等的回报!马生来不善于表达感情。“我们对待马会比对待人更加宽容”,Cherry解释说,“即使有时它情绪不好,我们很清楚它并没有恶意,也许是我们自己做错了什么。可能前一天,它遇到了一个粗暴的骑手。和马的关系使我们懂得克制冲动并且学会思考。它教会我们培养耐性!我们不会因为从马上摔下来或偶尔被马踹一脚而停止爱我们的马。相反,我们不断地寻求马对我们的信任和认可。”
“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互为你我”
王冀豫,中国最早的爱马人之一
骑马需要一颗平常心,上马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自我控制,别太拿自己当东西,也别太拿自己不当东西。当你很弱的时候,你一定要想到自信,我没有那么弱;你觉得自己太强了,你就要想你不是天才,才能更沉定地驾御马。
骑马意味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体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因此你得善解人意,你得了解你的马,你得知道你的所谓个性和马之间的个性形成共性基础,这是一个基本平台。你个性了,马也个性了,你俩怎能重凑到一块儿去?而你跟它结合有了共性基础以后,再去强调个性,这种个性一定是飞扬的,彼此相得益彰的。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彼此间因势利导,互为你我。
马场推荐
■ 青青骑术俱乐部:
地址:上海松江区辰花公路388号 网址:
处于大型生态园林青青旅游世界内,以马术教学为特色,有专业骑术课程和儿童骑术课程。
■ 全进马场:
地址:上海嘉定浏岛风景区 网址:
在这里,马场马术和野外骑乘兼备,是一个很合适新手训练的地方。
■ 稻香湖马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海淀驾校路口
马房建设很有特色,充分考虑了人、马的安全、和谐。
■ 西坞乡村马术俱乐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温榆河西岸6公里
一个被中英马术俱乐部认证的4星级俱乐部,这里木围栏里的练马场面积也大得近乎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