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概念
■ 可持续时尚(Sustainable Fashion)
针对时装界而言,可持续时尚指那些拥有环保理念和社会责任心的设计或品牌。从广义来讲,它是一种不断成长的设计哲学、可持续生活潮流。又被称为Eco Fashion。
■ 乐活族(LOHAS)
“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是乐活的核心理念。他们关心生病的地球,也担心自己生病,他们吃健康的食品与有机蔬菜,穿天然材质棉麻衣物,利用二手家用品,骑自行车或步行,练瑜伽健身,听心灵音乐,注重个人成长,通过消费和衣食住行的生活实践支持环保。
■ 乐筒族(LOVOS)
Lifestyle Of Voluntary Simplicity。他们主张节制欲望。对乐筒族来说,消费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办法,而是导致生态问题的罪魁。他们不把购买产品看成施加影响的手段,而是把购买生态产品当成对传统消费文化的肯定。他们认为,只有减少再减少消费行为,才能真正地拯救地球。
■ 漂绿(Green Wash)
指公司、政府或组织宣称自己保护环境,实际上却反其道而行,是一种虚假的环保宣传。有些企业,通常投入大量金钱打造以环保为名的产品,而非将资源投注在实际的行动中,为赚取更高利润,不惜牺牲企业名誉。
■ 2011年世界公平贸易日
世界公平贸易日定于每年母亲节的前一天,由国际公平贸易组织联合第三世界国家的公平贸易生产者、倡议者与公平贸易商共同发起,唤起大家对消费正义的诉求,是密切联系生产者、农民及消费者的纪念日。2011年5月14日为2011年世界公平贸易日,“贸易为了大众——公平你的贸易世界”是今年的主题。这个主题表达了“要把人和环境放在贸易和消费的中心”的强烈诉求。
书架也摇摆
将手头闲置的书寄存在摆摆书架(bookfor.us),就可以给更多人借阅。这种方式能节约大家买书的开支,充分体验以书会友的快乐。
A Flip Flop Story:夹趾拖鞋的二次生命
塑料夹趾拖鞋在人们心中毫不起眼,常常被遗弃在海边,等待一段漫长的旅行。一些拖鞋顺着海水穿过亚洲、非洲,被冲到东非海岸上。这里的人将它们收集起来,通过设计师Diederik Schneemann的巧妙构思,变成造型敦实可爱的设计作品:花瓶、台灯、玩具每样都充满色彩碰撞的乐趣。
星巴克:你做环保我打折扣
怎么又省钱又做了环保?
1、带着星巴克的随行杯,到任何一家门店,即可享受“环保折扣”;
2、找星巴克要咖啡渣。咖啡渣含氮量高,属弱酸性,将干树叶、草和咖啡渣混合,不仅能使土壤肥沃,其中较高含量的咖啡因还能杀死堆肥中的害虫。
Online!新慈善穿走旧衣裳
还在为衣柜里堆积的旧衣裳烦恼吗?欧洲流行的慈善商店在我国被创新,成为方便快捷的线上形式。通过善淘网( )我们可以买卖二手衣,协助慈善组织和公益机构进行在线筹资。借助网站提供的各种公益援助项目,还能直接把钱捐给你认为最需要帮助的人。
《美好人生的挚爱与告别》
作者:[美] 海伦·聂尔宁
译者:张燕
新世界出版社 2010-06
定价:35.00元
经济、生态、道德、心灵危机从来不是只发生在一个领域的。绿色不但是我们对环境的期待,也是我们对自身状态的期待。2个人,50年,凝结成1本反思现代文明、回归本质生活的纪录书。
这里有全球各地的环保资讯。
Levi's:开辟牛仔节水新纪元
生产一条牛仔裤大约需要42公升水,还不包括棉花生长过程消耗的水分。几个月前,Levi's推出了牛仔新系列Water Less“Made in the USA”,开辟了牛仔节水的新纪元。
使用新技术生产的节水牛仔裤平均每条节省10.67公升水,减幅达25.4%,某些特定款型节水率甚至达到了96%。不仅如此,Levi's还提供了各种趣味节水妙招,鼓励全球“养牛人”为保护水资源一起努力——
脏就是环保:洗一条牛仔裤需要21公升水,少洗几次。
用鱼缸的水浇花:其实家庭用水只有25%真正被使用,75%被浪费了。
别把马桶给忘了:马桶是家庭中耗水最大的地方,占室内用水的30%,小便无害,多攒几次一起冲吧。
像初中生那样硬塞:每次使用洗衣机时记得把衣服塞满,这样每月能节省310公升水。
LEVI'S用漫画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节水的小点子。
你今天节水了吗?
和朋友一起冲凉:一次7分钟的冲凉需要用水30公升。
“如果每两周洗一次牛仔裤,而不是每一周洗一次的话,我们将为6万人节省出14年的饮用水”。
【项目】选择生活中必须的50件物品
要求:重新检视一下自己的生活。假设只能留下50件生活必需品,其他都必须扔掉,你会留下哪些?
实践人:刘武,32岁,教师,北京
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它能让我发现自己生活中到底需要什么,有哪些不是必需的。我家东西并不多,作取舍时却发现很多拥有却忘记的东西,比如一些老照片,还发现了很多拥有却无用的东西,比如旧衣服。标准是它们是否为生存必需品和精神必需品,除了这两种,其他都可以扔掉。不过,在一些物品上还是很挣扎,比如一些旧书、好书割舍的时候,就看它们是否有保存、回忆的价值。这个实践最触动我的地方就是,其实人需要的物质并不一定要太多,以后还是要少买不必要的东西。
我最后留下的是——
生存必需品:
1、米/油/盐/水/电/荤菜/素菜;电饭煲/炒菜锅;桌子/凳子/碗/筷子/杯子;
2、药品/衣服;床/马桶;手纸/牙刷/牙膏;镜子/梳子/脸盆/脸布;电脑/电话;房子;
精神必需品:笔/纸/书;电视机/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