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和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在广大农村,“丈夫外出妻儿留守”的家庭模式很普遍,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已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但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中国农业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调查,全国有8700万农村留守人口,其中有4700万留守妇女。调查中发现,留守妇女隐讳地表达了她们的性压抑问题,69.8%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烦躁,50.6%的留守妇女经常感到焦虑,39.0%的妇女经常感到压抑。她们长期处于性压抑状态,这也导致了连锁的负面情绪。
在婚姻方面,据调查显示,目前近54%的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处于亚健康状态,有81.6%的妇女认为丈夫外出后对家庭及婚姻有一定的影响,由于长期的分离,夫妻交流少,感情日益淡薄,婚姻上亮起了红灯。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夫妻关系危机。由于夫妻长期分居,而且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丈夫在外接触到城市中更多现代化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而妻子则仍处于农村较为封闭的环境中,从而造成夫妻关系恶化。
二是性压抑。据卫生部公布的数字显示,我国有80%的外来农民工都处于性饥渴状态,已婚或成年民工的正常性生活得不到满足,部分人因此患上性压抑;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农村留守妇女的性需求只能长期抑制,为家庭变故埋下祸根。
三是婚外情、婚外性高发。由于夫妻间联系减少,夫妻情感交流的缺失,夫妻一方或双方出现婚外情、婚外性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四是离婚率上升。据民政部门的统计,在农村离婚人群中,因为夫妻一方外出务工导致离婚的比例高达六成以上。
在心理方面,由于丈夫长年不在身边,导致孤独感加重,留守妇女还要独自承担生活压力,独自照顾老人孩子,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还要负担繁多的家务劳动。这一切给留守妇女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留守妇女占农村留守人员的一半,留守妇女是留守家庭的顶梁柱,是家的整片天,所以,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和心理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心、关爱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