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管理

  昨天晚上,我看了晚间新闻。

  第一个报道是恐怖分子在美国制造的一起未遂的爆炸案件,接下来是海外导弹袭击事件,然后是杀害前女友的年轻男子被捕的报道。在广告时间之前,新闻主播说,接下来会介绍“日常饮食中意想不到的致癌物质”。然后便是一个汽车广告。

  过去,这常常会让我感到困惑,为什么企业要在这么压抑的节目中间插播广告呢?他们难道真想让观众把自己的产品和晚间新闻里可怕的报道联系在一起吗?在听完一起残忍的谋杀案或恐怖袭击后,谁还会有心情看百货公司的商品呢?但事实证明,我可能会去看,你也可能会去看,这是一种叫作“恐惧管理”的心理现象。

  根据“恐惧管理”理论,当人类想到自己的死亡时,很自然会觉得害怕。我们可以暂时避开危险,但终究逃不过宿命。每当我们想起自己不可能永生时(比如,看晚间新闻的时候,每29秒我们就会有一次这样的想法),大脑就会产生恐惧的反应。我们并非总能意识到这一点,因为焦虑可能还没有浮出水面,还没有给我们造成强烈的不适感,或者我们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为了对抗自己的无力感,我们会去寻找保护伞,寻找任何能让自己觉得安全、有力量、得到安慰的东西(2008年,奥巴马指出过这一点,但这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他告诉旧金山的市民,在某些时候,人们需要“依靠枪支或宗教”)。

  “恐惧管理”理论还能为我们解释很多关于意志力失效的问题。当我们感到恐惧时,我们不仅“依靠枪支和宗教”,我们中的很多人还会依靠信用卡、纸杯蛋糕和香烟。当我们意识到自己不会永生时,我们会更容易屈服于各种诱惑,就像是在奖励和减压的承诺里寻找希望和安全感一样。

  例如,一项针对杂货店购物者的调查发现,当人们想到自己的死亡时,他们就会买更多的东西。他们更愿意购买能给自己安慰的食物,也会吃更多的巧克力和曲奇饼干。新闻中的死亡报道,会让观众对豪华轿车、劳力士手表等能彰显身份、地位的东西产生更积极的回应。这并不是说,我们认为拥有一块劳力士手表就能让自己不被导弹打中,而是这些商品提升了我们的自我形象,让我们感到自己充满力量。

  对很多人来说,购物是让自己更乐观、更有掌控感的快速途径。这就是美国人为什么在“9·11”事件后,如此愿意接受小布什总统的提议的原因——小布什说:“我和我夫人鼓励美国人购物。”

  我们不需要用“飞机撞大楼”来按下内心的恐惧按钮。事实上,根本不需要用真实的死亡来威胁我们,从而让我们开始消费,电视剧和电影就能制造出这种效果。

  看完1979年的催泪大片《舐犊情深》中的死亡场景后,人们会花大量的金钱购买原本不需要的东西(之后肯定会后悔)。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的被试者并没有意识到,是看电影影响了他们的购物选择。当他们去购买热水瓶的时候,他们认为只是自己想要这个热水瓶而已(相反,那些看了国家地理频道“大堡礁特辑”的人则对热水瓶毫不感冒,他们牢牢守住了自己的钱包)。

  毫无疑问,我们家里有一半的东西就是这么买回来的,我们的信用卡账单也是这样累积起来的。我们觉得心情有点糟糕,此时正好有机会购物,脑子里就会有个微弱的声音(或许是多巴胺神经元)告诉我们:“买这个吧,你只是不知道自己想要这个。”

  “恐惧管理”的方法,能让我们不去想那个不可避免的死亡。但当我们在诱惑中寻找慰藉的时候,我们是在不自觉地加快迈向坟墓的脚步。下面就是一个很恰当的例子:烟盒上的死亡警告会提高烟民抽烟的欲望。

  死亡的警告会让烟民感到压力和恐惧,这正是公共健康司的官员希望看到的。不幸的是,这种焦虑会让吸烟者用默认的方法——吸烟来缓解压力。

  天啊,这完全不符合逻辑。但根据我们所知的压力对大脑的影响,这却是合理的。压力引发欲望,并使多巴胺神经元在诱惑面前表现得更加兴奋。当烟民看到烟盒上的警告时,他们并不会想到戒烟,即使烟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句话“警告:吸烟会引发癌症”。即使烟民意识到吸烟就是在和死神接近,他们大脑的另一部分也会尖叫:“别担心,抽根烟会让你更快乐!”

  在香烟盒上印上令人恶心、恐怖的图片来警告烟民,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这可能是个好主意,也可能不是。根据“恐惧管理”理论,图片越是吓人,就越会促使烟民用抽烟来缓解焦虑。

  但这些图片确实能有效防止人们养成吸烟的习惯,也能让烟民下定决心戒烟。虽然我们还无法断定这些警告能否减少吸烟现象,但我们应该对此密切关注,因为它们有可能带来计划之外的后果。

青年文摘相关文章
青年文摘推荐文章
青年文摘热门文章

乐清上班族_微信公众号

乐音清和_微信公众号

有声杂志_微信公众号

网站推荐